路跑新手-第一步-新手村

新手小白的第一步 預約未來路跑大師的一大步

如果你是剛開始接觸的路跑新手,可以循序漸進先從「快走」開啟你的路跑之路。建議搭配擁有心律功能的運動錶,以每分鐘 120~140 左右的心率為基準,進行 15~30 分鐘的快走動作。

持續兩週身體適應無慮的話,就能進階至小跑步動作,速度稍微加快,心律維持不變,在距離不限的條件下只需把時間跑足即可。

接著當你逐漸適應這個強度後,即可導入距離目標,從 5K、10K、21K 依序挑戰,甚至最終完成全馬 42K 也絕非夢事。

找出正確的跑步姿勢

跑姿與身體的柔軟度、協調性與運動觀念息息相關。跑步是全身性運動,雖說有其一定的標準,但不見得適合每個人。那麼如何評估跑步動作是否正確?這必須仰賴長時間觀察才能得出結論。

以同樣的跑姿動作,加入速度較快的間歇性課表,少則三個月,多至一年,期間若沒有發生運動傷害的徵兆,就代表現在的跑步姿勢相當適合你。當然這得建立在專業教練從旁協助,以及透過攝影機分析動作去了解自身的跑步方式,進而從中去蕪存菁,最終才能建立完善合適的跑姿跑儀。

尋找對自己最有利的訓練方式

如果選擇公園進行訓練,那就要注意地板磁磚是否平整,腳踝熱身是否充足等。若以柏油路作為路跑場地,那麼跑鞋就得挑選厚底吸震款式。

同時路跑前的熱身和關節體操都不可馬虎,冬天血液循環較差,在核心肌肉尚未熱開的情況下就進行運動,長時間累積的傷害也是不容小覷。

因此運動後的收操延展其重要性堪比熱身,不但能夠幫助肌肉恢復彈性,也能避免疲勞累積到下次的訓練,大幅降低運動傷害的機率。收操時記得適度按摩大腿前側與外側肌群,或是利用滾筒放鬆深層肌肉,可以有效避免膝蓋下緣產生痠痛,也就是俗稱的「跑者膝」問題。

一次搞懂 強度x幾分速 的意義

路跑需要依據訓練強度來提升自身的實力,但也要兼顧防止運動傷害的產生。低強度訓練的受傷風險並不會太高,間歇課表訓練一週一到兩次即可,盡量不要超過三次,除非過程加入恢復課程,或以低強度的運動作為輔助,如此才能讓肌肉獲得足夠的喘息時間。

低強度跟高強度的區分界線,若沒有參加跑班接受教練指導,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視察自身心率,並瞭解心率區間跟最大心率落在哪裡,這樣才能知道目前心律對你來說,究竟屬於低強度亦或高強度?

此外,「幾分速」代表路跑一公里所需完成的時間,舉例一公里在 3:00 至 3:59 內完成,這個區間都算三分速。

跑步機 VS 戶外跑 的科技訓練法

跑步機透過履帶來帶動雙腿跨幅,所以雙腳疲勞的速度會比戶外要來得趨緩,也不用承受地板過多的衝擊力道,因此必須加快換步節奏來提升訓練效益。

戶外跑要求更強的推蹬力道,持續不斷把身體前推移來做動。這兩種路跑方式對於地板施力與受力的節奏並不相同,跑步機推薦進行長時間的有氧運動,間歇性的課表比較難執行。

如果時間許可,還是推薦大家選擇戶外訓練較佳,對於體感的訓練回饋也能更貼近真實。

掌握好呼吸節奏 你能完成比想像中還多的事

每位跑友的呼吸節奏各異其趣,這裡建議三種呼吸法給大家作參考:

  • 一吸一吐:強度較低時可以運用。
  • 吸/吸/吐:吐氣時不能一次全部吐光,大約吐出 70~80% 的氣就可以進行下一次的節奏。
  • 吸/吐/吐:先吸一大口氣,然後分兩次把氣吐光。

每個人適合的呼吸節奏不同,呼吸法也必須對應課表而有所變化。進行間歇性的課表用<一吸一吐>的方式就不適合,畢竟換氣量不夠就無法應付速度課表。

建議在跑步當中要隨時注意身體負荷情況,藉此轉換適合的呼吸方式來對應,千萬不要一招用到底,效果反而大打折扣。

Total
0
Shares
Previous Article
全馬-馬拉松-超長距離跑者-訓練期-賽前準備期-營養建議

全馬補給策略:賽前、中、後 3 時期營養全攻略

Next Article
XPORTS-游泳-自由式

自由式沒那麼難 -  5 大訣竅讓你如魚得水

Related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