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擊

貫徹棒球本壘板紀律 5招增幅打擊熱區威力

選球與揮棒速度息息相關,要想增加決策時間,提升打者選球素質,首要目標是縮短揮棒時間,同時加快動作流程,若能完成上述目標,就能有效提升選手的打擊效率。較高層級的棒球選手在雙腳觸地後,揮擊花費的時間大約落在0.14~0.18秒左右。而職業選手則需要更長的準備時間,大約79毫秒來決定是否揮棒。因此提前進入預備的位置,能讓打者在投手投出球時,更輕鬆地做出決定。這樣打者就能更專注於揮棒,而不必浪費時間做額外的蓄力或下棒等動作流程。

SKILL.1 減少揮棒時間 = 增加決策時間

投手丘到本壘板的距離是固定的,不過投手將球投出手後的路徑會產生變化,打者大概只有0.15秒的瞬間決定是否完成揮棒流程。假設揮棒時間需要更長的打者,在投手球都尚未開始變化之前,就得決定是否揮或不揮,這樣精准度當然會下降。好的打者會提前做好準備,將揮棒動作盡量延遲到最後一刻,看清球路後才出手。所以說減少揮棒時間和增加決策時間實為一體兩面,當投手球速更快,打者能決策的時間當然就越少。不過何時決定預備,何時決定下棒是可以自己控制的,所以說控制好提前蓄力的動作,揮擊所需要的時間就能縮短,整體而言這樣對打者更加有利。想要增加揮棒速度,除了熟練身體的運動機制和儘可能保持穩定狀態外,更要從身體的素質去加以強化。

SKILL.2 提升選球眼 堅守自己的攻擊範圍

在訓練中,你會發現打者有兩種習性。第一種是不論球的好壞,只要球還在空中就會去攻擊(除非球太低挖地瓜)。另一種則只會攻擊符合他設定範圍的球,這樣的打者保送率通常較低。因此在平常的訓練中,建立良好的習慣非常重要,也就是只選擇揮打好球帶內的球。這樣可以讓你在比賽中更有自信,並提高你的成功率。

SKILL.3 培養揮擊壞球形成有效攻擊的能力

然而也有另一派的論點認為,打者在練習時也應試著攻擊好球帶以外的球。因為在比賽中,有時遇到跑打戰術,若投手吊球造成揮空,戰術就得宣告失敗,反之這時候攻擊好球帶以外的球,就能替己方球隊延續攻勢上的優勢。投手在比賽中通常都會往邊角投球,如果打者只習慣揮好球帶內的球,就容易被投手識破戰術,甚至被裁判拉掉造成三振。因此建議在平常的練習中,除了要選擇去揮打好球帶內的球外,也應花時間練習邊角球的攻擊,讓自己成為一個更為全面的打者。

SKILL.4 透過輔具提升打擊廣角

攻擊邊邊角角的球路可以透過擊球球柱的練習外,還能利用一些近距離或正向前的拋打來調整。人工餵球的精準度有限,但透過一些輔助設備,例如發球機機台變可更有效地提升練習品質。值得一提的是,有些頂尖的打者擊出全壘打,鎖定的都是在好球帶以外的球,而非僅限只限於好球帶以內。然而這種情況屬於特例,建議還是要從小培養良好的選球揮擊習慣,內化成為反射動作,藉以提升比賽時的進攻效率。

SKILL.5 訊息交流與牛棚觀察術

 當前一棒打者被三振,回到休息區和下一棒的打者交談時,訊息的傳遞便開始了。除了制定策略,觀察和了解投手的表現也非常重要。賽前審視對方牛棚中的投手,今天的球路大多被壓在哪個位置?是否偏高?使用的是直球還是變化球?如果這場的主審偏好外角球,甚至會認定好球帶以外的球,雖然有一些方式可以做出調整,但不建議改變自己的揮棒習慣,而是可以改變自己的站位來因應。當然如果你向內站,對方投手就會塞內角,但你需要依據自身的能力去做出判斷,了解自己的優勢以及制定策略。如果對手出奇不意地下了這一步棋,我們需要使用什麼方式來阻止對手的進攻呢?策略之間的交互碰撞,這正是棒伽比賽的魅力所在。如果在平時的訓練中,沒有養成這樣的習慣或進行特殊訓練,實戰中就會遇到困難。因此選手不能依賴一招打天下,而應該在平時訓練中培養良好的習慣,以便應對各種特殊情況,從而保持競爭優勢。

Total
0
Shares
Previous Article
初動負荷

初動負荷 CLA.SHOULDER 4D-2000 <clavicle> 3號機 增幅肩臂活動範圍最大化</clavicle>

Next Article
日月潭

搞懂6項準則 橫渡日月潭保你安全下莊

Related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