耐力運動期間碳水化合物補充建議-能量膠-能量果膠

耐力運動時如何充分利用能量膠:完整指南與實用技巧

能量膠是耐力賽事常用的運動補充品,運動期間什麼時候吃、一次要吃多少、為什麼有些人吃了會拉肚子有些人不會…等常見問題,相信你也曾聽過很多不同的說法或是建議,這篇文章將以學術文獻為基礎,作為你使用能量膠的參考。

像是馬拉松、鐵人三項、自行車賽,或是足球、籃球賽…等,運動時間會超過 60 分鐘的賽事,光靠自身貯存的能量並不足以支撐所有的運動能量支出;因此,除了賽前有良好的運動營養補給,事先將身體的能量儲備達到最佳狀態,並在比賽期間,給予適當的能量補給,是幫助選手取得較佳表現的基礎。

而說到運動期間的能量補給,就是「碳水化合物」的主場了,當然,更精確來說是「葡萄糖」或是到體內能快速轉變成葡萄糖的糖。

有些賽事類型,選手在比賽過程中可能有餘裕吃東西,但也有些賽事,選手不太能吃完整的食物,這時候輕便、高營養密度的流質補充品,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,像是運動飲料,還有這篇文章要跟大家聊的「能量膠,或稱能量果膠」,也就是 Energy Gel。

在進入主題之前,先幫大家複習一下,耐力運動期間的碳水需求。

運動期間的碳水化合物補充建議

我們曾在全馬補給單車補給的文章提到比賽期間的碳水補充策略,濃縮摘要出以下 3 點:

  • 0 到 1 小時:不需額外補充
  • 1 到 2.5 小時:建議每小時補充 30 ~ 60 公克,能發揮最大節省肝醣消耗的作用。
  • 2.5 小時之後:這個階段對碳水的需求進一步提高,每小時 60 ~ 70 公克,如果腸道有辦法忍受的話,可以增加到 90 公克/小時,能進一步提升表現。

一小時補充 30 公克的碳水化合物是什麼概念?

如果是用純喫茶紅茶來換算的話,大概要喝 416 毫升、白飯計算是半碗、地瓜的話大約是 100 公克。不過當我們在耐力運動的時候,可能沒有這樣的餘裕去吃平常吃的東西;也因為如此,濃縮碳水到一小包能量膠就有它存在的價值了。

市面上許多標榜為能量膠的產品,撇開其他機能性成分不說,光是「碳水化合物」的含量及種類就有很大的差異,買之前應該仔細閱讀包裝上的說明與營養標示,才能挑選出符合自己營養補給策略的產品。

能量膠是什麼?主要成分是什麼?

耐力運動-自行車賽-能量膠-能量果膠

能量膠(能量果膠)是一種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膠狀食物,可供馬拉松、自行車、鐵人三項…等耐力運動的選手在比賽期間補充。

延伸閱讀:從 0 到全力衝刺:了解肌肉能量代謝、有氧與無氧運動的切換

目前已有大量文獻證實,較長時間(60 分鐘以上)的耐力運動或團隊運動期間,補充碳水化合物可以增加運動、認知與技術的表現;這期間補充碳水有助於表現的因素有很多,包括維持血糖濃度較高的碳水化合物氧化產能節省肌肉肝醣消耗,以及給中樞神經帶來直接影響

能量膠裡面的碳水化合物會因為不同的設計理念,會用上各種不同的成分,但不論如何,最後基本上會以「葡萄糖」與「果糖」的形式,經小腸吸收進入體內利用。

只是,有時你會發現,有些能量膠的成分裡,沒有葡萄糖或果糖的蹤跡;這是因為能量膠在配方設計的時候,會考量許多因素,像是碳水化合物的含量、吸收速度與滲透壓…等。

有時候為了拉長葡萄糖或果糖的吸收,會用不同類型的碳水化合物原料,例如由兩個葡萄糖組成的異麥芽糖,會需要在小腸稍微消化一下,吸收進入體內的速度就會比葡萄糖慢;能量膠的配方如果用異麥芽糖替換葡萄糖,包裝上就不會看到葡萄糖了。

能量膠比較:碳水化合物含量差異大,購買前應注意營養標示

雖說能量膠的重點在「碳水化合物」的補給,不過根據國外搜集市面上常見能量膠產品的研究結果,發現各家能量膠的碳水化合物含量,有著很大的差異,從一條 18 公克到 51 公克的產品都有,而大多數受歡迎的品牌,碳水含量則是落在 20 ~ 30 公克這個區間

為什麼是這個區間呢?

請你再往上看「耐力運動期間的碳水化合物補給建議」,相信你會有原來如此的想法。

該研究調查涵蓋的能量膠品牌:
Accelerade、High5、GU、Hammer、Maxim、Clif、CNP、USN、Mule、Multipower、Nectar、Carb-Boom、Power Bar、Lucozade、Shotz、TORQ、Dextro、Kinetica、SiS、Zipvit、Maxifuel、Gatorade 和 Squeezy

能量膠怎麼吃?

耐力運動期間正確補充能量膠,能確實的幫助你取得好成績,但要怎麼吃才能發揮能量膠的好處呢?下圖整理自一篇 2014 年發表在《Sports Medicine》的文獻,裏面有關於耐力運動期間的碳水補充建議:

耐力運動期間碳水化合物補充建議-能量膠-能量果膠

圖中的碳水補充建議,跟一開始提到的 3 點類似,不過這張圖有更多的資訊:

根據運動時間的長短,分成 5 個區段:

  • 0 ~ 30 分鐘:這時候身體的能量還很滿,不用補
  • 30 ~ 75 分鐘:如果要補充的話,可以少少的補充碳水,或是用糖水漱口即可
  • 1 ~ 2 小時:一小時補充 30 公克的碳水,可以是單一或複合的碳水,也就是「葡萄糖」或「葡萄糖+果糖」
  • 2 ~ 3 小時:一小時補充 60 公克的碳水,可以是單一或複合的碳水
  • 超過 2.5 小時:每小時補充 90 公克的碳水,然後只能補充「複合碳水」,也就是葡萄糖+果糖的組合。

另外,圖中有兩個重疊的時間區間,也就是 60 分到 75 分鐘和 1 ~ 2 小時,以及 2~3 小時與 2.5 小時之後,有重疊的部分,可依個人狀況,決定要遵循哪一段的碳水補充量。

營養訓練是什麼?

圖中最下面那一列備註提到的營養訓練,指的是平常要試著這麼吃,讓腸道適應短時間處理這麼多碳水化合物的能力;隨著運動時間的增加,對碳水的需求量也隨之拉高,到最後每小時補充 90 公克碳水的階段,就建議一定要經過訓練,確定選手的身體能應對,才可以在正式的賽事使用該營養補給策略。

先不管實際上的耐受能力,人的小腸一小時能吸收 60 公克左右的葡萄糖(糖),不過可以再追加 30 公克果糖,由於果糖的吸收通道跟葡萄糖不同,因此能讓小腸吸收到的糖提升到每小時約 90 公克的糖;你可能會問,沒練過的人,突然吃 30 公克高濃度的糖會發生什麼事? 

就是很高的機率會肚子痛或是跑廁所吧!

耐力運動-補給-能量膠-能量果膠

吃能量膠的注意事項?

高滲透壓與腸胃不適

不習慣吃能量膠的人,很可能一吃就會想跑廁所的原因在於,能量膠是滲透壓很高的一種液體,當運動員攝取的水分不足時,運動過程中攝取能量膠可能會導致腸道不適。因此理想上,使用能量膠的時候,應該配適量的水份一起攝取。

要計算其他飲料的含糖量

除了能量膠含有碳水化合物,運動飲料或是其他補給食物等,也都可能提供一些碳水化合物,而耐力運動期間的碳水化合物補充建議是所有補充品的總和,因此在使用能量膠之前,得先大略的扣除來自他補給品的碳水,才不會攝取過多,增加腸道的負擔,反而帶來負面的影響。

總結

長時間的耐力運動期間,肌肉主要使用糖來進行無氧與有氧代謝產能,而在比賽期間,適當的補充碳水化合物,能節省肌肉的肝醣消耗,不僅能幫助延緩疲勞發生、提供更多的能量支持肌肉運動,也能讓選手也更好的心理狀態。

耐力運動初期,也就是剛開始的 30 分鐘,不需要刻意的補充,而當進入到 30 ~ 75 分的時候,可以稍微的補充碳水(運動飲料)或是用糖水漱口。當賽事來到 75 分鐘,或者 1 到 2 小時,會建議一個小時補充 60 公克的碳水,包含運動飲料、能量膠與其他食物。

比賽持續進行,時間來到 2 到 3 小時,或超過 2.5 小時之後,建議每個小時補充 60 ~ 90 公克的碳水,考量到小腸的吸收能力,碳水得是葡萄糖與果糖(2:1)的組合;由於這樣的糖量攝取過高,選手平常應該先逐漸鍛鍊自己的腸道吸收能力,並且在使用能量膠的時候,搭配適量的水分一起攝取,減少腸道不適的風險。


延伸探討:關於運動前/開賽前吃能量膠

有些能量膠的產品會建議選手在賽前 30 分鐘補充,理由是預先提供能量,提高血糖好應付接下來的賽事。不過,如果你從前面的文章一直看到這裡,會發現都沒聊到這件事。

關於運動前補給,確實有文獻提到賽前 1 ~ 4 小時可以吃富含碳水化合物,且好消化的一餐(通常是早餐),會這麼建議的原因是要補充肝臟的肝醣。

只是當時間接近到離比賽 30 分鐘內時,就得要注意一下「血糖上升胰島素分泌」了;賽前 30 分鐘補充能量膠,會讓血糖快速上升,進而促使胰島素分泌,而這會讓身體進入合成代謝的模式,也就是會把多餘的能量拿去合成肝醣或是脂肪存起來…… 嗯?有沒有覺得哪邊怪怪的?(不過別太擔心,當我們真的動起來,促進分解代謝的相關激素的作用會蓋過胰島素。)

另外一個思考是,如果你賽前有良好的營養補給策略,當天的早餐也有好好吃,那麼,這時候你身上的能量儲備,八成會是滿載的狀態,在這種情況下,真的有這個必要,在賽前 30 分鐘補充能量膠嗎? 目前還沒找到更確切的資料與研究,之後如果找到相關的情報,再另外跟大家分享。


  1. Jeukendrup, A. (2014). A step towards personalized sports nutrition: carbohydrate intake during exercise. Sports Medicine, 44(Suppl 1), 25-33.
  2. Zhang, X., O’Kennedy, N., & Morton, J. P. (2015). Extreme variation of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and osmolality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carbohydrate energy gels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nutrition and exercise metabolism, 25(5), 504-509.

Total
0
Shares
Previous Article
三壘手

三壘手升級棒球吸塵器 3觀念絕對要先搞清楚

Next Article
三壘手

強襲滾地球+內野高飛球 三壘手必修的9大棒球防守學分

Related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