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球場-受傷-運動防護

排除受傷風險因子 5種棒球場的運動防護觀察術

運動賽場上的傷害頻傳,選手因為場地問題影響職業生涯,頓時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。趁著國內討論熱潮未歇,咱們趕緊打鐵趁熱,拋出這項議題讓更多人注重且認識運動防護上的安全知識。

除了學習如何避免選手身體受創外,環境的維護與建設也同樣至關重要,想要關注國球就趁現在,積極培養自身在運動防護上的正確觀念吧!

陌生場地需賽前仔細觀察

古代兵法強調「天時、地利、人和」,在現代運動競賽當中,又以「地利」扮演著舉足輕重的關鍵要色。熟悉場地才能大幅提升勝率,除了球隊選手必須盡快適應外,運動傷害防護員在風險評估上,也必須盡可能排除一切導致受傷的意外因子,故在抵達運賽場後,首要任務就是巡視比賽用地。

外野紅土&護墊的眉眉角角

台灣棒球場由於排水系統大多仍有進步空間,因此外野警戒區下方的紅土部分很容易長滿青苔,必須標註容易打滑的位置提供給選手參考,同時觀察防護軟墊是否變質,包覆的帆布有沒有破裂狀況,避免選手碰撞時發生危險。

老練一點的外野教練,會拎著球棒將球打向護墊,藉此測試全壘打牆的反彈幅度,並且確認是否有死角區塊,幫助球員通盤了解場地特色。

草皮品質與土質評測面面觀

外野區塊的草皮雖然不至於用地毯式的搜索方式,但至少三個外野手的主要守備範圍區,絕對要特別仔細地再三檢視有無異常。凹洞、砂石、雜草都是必須加以排除或標示的特殊狀況。

台灣球場的草皮大多皆為移植草,但對於草皮的要求仍不能輕率馬乎。外野草皮必須修剪整齊,不允許忽高忽低錯亂叢生,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厚實度與密度才能保障球員安全。會這麼要求草皮的原因有三:

  1. 草皮太薄並且佈滿砂石的前提下,容易產生不規則彈跳。
  2. 雨天進行比賽,只要時間一拉長,淺薄的草皮層容易出現積水問題。
  3. 在高張力的賽況中,選手時常會使出撲接或滑接的高級技巧,如果草皮夠長夠厚,就能提供安全穩定的緩衝防護,降低運度傷害的發生幾率。

舉例來說,將草皮視作鋪在水泥地上的防護墊,薄草皮宛如帆布,厚草皮等同毛毯,試問選手撲向哪種草皮會更安全? 相信這答案應該一目瞭然。

同樣道理,合格的球場草皮必須茂密且夠長,地面平整不可有凹凹凸凸的情況,這是守護選手安全的基本要求,照理說不容有絲毫的妥協。

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內野投手丘的整頓

雖說內野四個壘包及投手丘都是考核重點,但台灣球場土質鬆軟的詬病由來已久,早期因為效益考量而廣泛使用的紅磚土,主要是由機器壓碎而成,體積較大顆粒偏粗,稜角銳利非常容易造成受傷。

如果預算成本沒問題的話,建議使用天然且較細緻的氧化鐵紅土,或是比照日本慣用的火山岩黑土才能一勞永逸。雖然教練團跟場地工作人員也會盡可能地協助整理場地,但仍須由土質專家從旁協助整頓,才能改善這個先天不良、後天失調的問題。

畢竟羅馬不是一日造成的,想要一座完善且符合國際規範的棒球場,我們的確還有很大的空間需要改進。

河濱球場該如何自理

如果是假日聯盟或學生使用的河濱球場,外野全壘打牆的護欄畢竟沒有像職業球場那麼般完善。除了少了護墊防護,保養上也沒法那麼講究,外野鐵網下面都是雜草遍佈,建議選手處理靠近牆邊的飛球時,謹記安全第一不要勉強自己。

相較於外野,內野部分其實大多整理的還算不賴,比賽前各壘手只需要把場內的碎石或雜物排除,並確認有無凹洞積水就萬事OK了!不過還是停醒大家留得青山在,不怕沒柴燒,容易受傷的動作能避免就保守一點,別衝過頭把自己弄傷了!

Total
0
Shares
Previous Article
電解質-夏日運動流汗-汗液-鈉濃度

夏日水分電解質補充懶人包:飲料、粉包、鹽錠、調和與天然如何挑選?

Next Article
路跑-跑班-訓練課表

【提升路跑成績】你需要吃下完整規律的課表

Related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