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少症預防與改善-生活習慣調整-飲食-阻力運動

預防肌少症  現在就開始的 7 個生活型態調整策略

肌少症的英文是 Sarcopenia,此單字由希臘文的「Sarx」和「penia」組合而成,前者代表「肉」,後者的意思是「流失」。

肌少症是最近幾年開始很常被提到的詞,不過它早在 1989 年就已經被提出來,用來描述老化引起的肌肉量減少;它通常是以合併症的形式跟其他疾病一起出現,例如,患有心血管疾病、失智症、糖尿病和呼吸疾病。

根據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(Asai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,縮寫 AWGS)在 2019 年討論決定的新共識,肌少症指的是因年齡增長所出現的肌肉量減少加上肌力減退且(或)體能表現下降。此外,AWGS 2019 不鼓勵把各種疾病引起的次發性肌少症列入。

肌少症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影響?

人體的內蛋白質有 60% 在肌肉,肌肉量的減少首當其中受到影響的就是肌力減弱,這會增加人們跌倒的風險,並失去自理能力。

肌少症的疾病生理機制可能包括運動神經元的流失、神經接合處的電位活性下降、肌肉激素製造異常、肌肉衛星細胞凋亡等原因,而這些可能會讓人的身體活動受到限制、走路速度變慢,以及骨折風險增加。

肌少症在台灣的狀況如何呢? 2018 年國民健康署發表了一份統計報告,台灣 65 歲以上老人肌少症的盛行率分別是男性為 23.6%,女性為18.6%。

雖然調查是以年長者為對象,但從年輕的時候,就養成良好的生活型態,也可以減少年老後,發展成肌少症的風險;此外,就算是已經有肌少症或有這個傾向的年長者,只要現在就動起來,改善營養,也能減少肌少症給身體健康帶來的危害。

怎麼樣才叫做肌少症?有沒有簡單的評估方法?

詳盡的評估在醫療院所做會比較準確,但我們還是可以利用捲尺跟評估問卷,在家就能先做簡單的評估,有風險,再進一步到醫院做檢查。

居家檢測的評估項目有「量測小腿圍」和「肌少症風險評估問卷(SARC-F)」;前者以用捲尺,量測小腿最大圈的周長,男性 < 34 公分和女性 < 33 公分,都算小腿圍太小。SARC-F 問卷得分 > 4 分的話,則有肌少症風險。

如果在家量測發現小腿圍太小,還有問卷得分超過 4 分的話,那麼會建議到醫院,做更詳細的檢查評估。不過你可能會問肌少症看哪一科,建議可以掛老年醫學科或復健科。

Betery Note
小腿圍怎麼測量?
1. 除去小腿覆蓋衣物,採正坐姿,雙腿自然踩地,小腿與大腿呈90度。
2. 皮尺繞過小腿,皮尺與地面保持水平,緊貼而不擠壓皮膚。
3. 量取小腿最寬位置的數字。

肌少症測試:SARC-F 肌少症風險評估表

SARC-F 肌少症風險評估問卷
線上填寫,自動算分數

如何預防或改善肌少症?

有關肌少症確切的機制還尚未完全明瞭,不過已經知道它的危險因子有:年齡、性別、身體活動量,而阻力訓練對於延緩老化引起的骨骼肌流失特別有用。

從既有風險來看,要預防或改善肌少症的根本做法是調整生活型態,也就是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,最好加入重量訓練/阻力訓練的內容,以及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與其他可能有助於肌肉合成的營養。

具體來說該則沒做呢?有以下七項肌少症飲食與運動生活要點:

一、吃足夠且高品質的蛋白質

肌肉的合成需要提供足夠的蛋白質,特別要具備所有的必需胺基酸,而高生物價的蛋白質就能提供完整的必需胺基酸。

每天吃 1.6 ~ 1.8 公克/公斤體重的蛋白質,其中蛋白質要包含高生物價的食物或補充品。

二、蛋白質要分三餐吃

不要為了省時間,一或兩餐就把一日需要蛋白質給吃掉,建議分配到三餐,理想上的分配是均分,也就是每餐 0.4 ~ 0.6 公克蛋白質/公斤體重,或是該餐要吃到 5 公克以上的白胺酸。(強調白胺酸的理由在於它跟肌肉合成有較為直接的關係)

常見蛋白質補充品成分的蛋白質種類與特性

、熱量攝取要超過一日能量需求

想要長肌肉,除了吃足夠量與品質的蛋白質,還有一個根本的需求 — 卡路里要夠。當我們一天攝取的卡路里低於能量需求的時候,「合成肌肉」這件事的優先順序就會被往後,也就是不容易長肌肉。

因此,維持攝取的卡路里與能量支出相等或正平衡,是長肌肉的基本要素。

、維持腸道細菌的多樣性

腸道細菌多樣性豐富的話,代表腸道環境比較健康,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、降低發炎、調節免疫、抑制體內分解代謝的活性…等。

吃發酵食物、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都有助於維持腸道細菌的多樣性。

肌少症-飲食規劃-蔬菜-水果

五、控制發炎,試著降低體內的氧化壓力與發炎反應

肌肉細胞發炎的話,除了影響肌肉功能,也會阻礙肌肉蛋白質的合成。

與平衡體內發炎反應有關的成分有很多,例如負責抗氧化的維生素與礦物質、可發酵膳食纖維、牛磺酸、各種植化素(多酚、花青素…等等),飲食廣泛攝取這類營養素,可能有助於降低體內的氧化壓力、減少發炎反應。

延伸閱讀:2023 運動補給品成分指南

、增加身體活動量 – 每日 6,000 步以上

多起身活動,減少坐著的時間,每天走 6,000 ~ 10,000 步。

、每週至少兩次阻力訓練

肌肉要接受刺激才會變大,根據自己的能力循序漸進的鍛鍊,就能讓飲食的蛋白質用來長肌肉。

不論你現在幾歲,以上這七點都值得你納入健康生活的策略當中。


肌少症 FAQ

什麼是肌少症?

肌少症是用來描述老化引起的肌肉量減少;它通常是以合併症的形式跟其他疾病一起出現,例如,患有心血管疾病、失智症、糖尿病和呼吸疾病。

詳盡的評估在醫療院所做會比較準確,但我們還是可以利用捲尺跟評估問卷,在家就能先做簡單的評估,有風險,再進一步到醫院做檢查。

居家檢測的評估項目有「量測小腿圍」和「肌少症風險評估問卷(SARC-F)」。(請見前面的內容)

肌少症的危險因子有哪些?

年齡增加、性別、身體活動量、營養狀況,長期熱量攝取不足、蛋白質吃太少與品質不良…等。

肌少症會給健康帶來什麼樣的影響?

肌力減弱會增加人們跌倒的風險,並失去自理能力。

肌少症如何改善?

主要在改善生活型態:
1. 飲食均衡:攝取足夠的卡路里、足量的蛋白質,並注重高生物價的蛋白質(必需胺基酸完整)
2. 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,每週至少兩次阻力訓練。

為什麼重量訓練或阻力訓練能避免或改善肌少症呢?

重量訓練或阻力訓練能給予肌肉負荷(刺激),為了讓肌肉能夠適應,就會有增加肌肉蛋白質合成的需求,而這時候我們吃的蛋白質,才能確實的成為合成肌肉的材料。

為什麼要吃足夠的蛋白質才能幫助肌肉合成?

阻力訓練或重量訓練能給讓肌肉發出合成蛋白質的訊號,但接下來就會需要有足夠的蛋白質,有材料才能合成肌肉蛋白。

在預防或改善肌少症的飲食裡,除了蛋白質,還有哪些營養素要注意呢?

隨著老化的發展,全身各處會有所謂的慢性發炎,此時體內不僅氧化壓力較高,也會影響到細胞的正常作用。

飲食中的植化素,大多具有抗氧化與抗發炎的能力,然後,有些維生素,例如維生素 A、D、E、C 和礦物質的鋅、錳也跟體內的抗氧化機制有關係。

另外,近年來也發現,能量飲料常見的牛磺酸也許能用在對肌肉細胞健康的用途上。


  1. 亞洲肌少症診治共識:2019 年更新介紹 – 臺北醫師公會會刊 2020 年第 64 卷第 7 期
  2. Santilli, V., Bernetti, A., Mangone, M., & Paoloni, M. (2014). Clinical definition of sarcopenia. Clinical cases in mineral and bone metabolism, 11(3), 177.
  3. 千禧營養師教您健康吃系列【肌少症怎麼吃】單張 – 財團法人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
  4. Rogeri, P. S., Zanella, R., Martins, G. L., Garcia, M. D., Leite, G., Lugaresi, R., … & Lancha, A. H. (2022). Strategies to prevent sarcopenia in the aging process: role of protein intake and exercise. Nutrients, 14(1), 52.

Total
0
Shares
Previous Article
步幅穩定 步頻配速 鐵人三項路跑中階技術4招要領解鎖

穩定配速 固定步幅 鐵人三項路跑4技術要領解鎖

Next Article
鐵人三項自行車訓練

鐵人三項自行車訓練中階技術鍛鍊分析 - 輪車換位 續航加倍

Related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