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泳的學習歷程會區分為「長距離」和「短距離」游法,譬如自由式就有分兩拍和六拍踢水,意指划手兩下當中應踢幾次腳。以力學原理來講的話,六拍持續踢水適合短距衝刺,兩拍踢水則對應長距離。
短距衝刺並不強調能量平均分配的概念,重點在於一鼓作氣把力量全部發揮出來,也就是追求無氧的訓練運動。
長距離游法恰巧相反,必須妥善運用身體每一分力量,依照距離將體能平均分配至最大效益,而這正是「魚式」這一派的理論核心,也就是囊括所有長距離游法特點並加以融會貫通集其大成。
划手 X 踢水 X 核心肌群 三位一體的泳姿
自由式除了依靠划手、踢水前進之外,還必須仰賴核心肌群。當划手配合踢水同時進行發力的時候,這時得靠腰部帶動旋轉動作,身體在水中才能順利前進。
魚式也會強調該動作的重要性,這跟踢水效益有很大的關係,此外踢水最主要的用意並非是用來前進,而是藉由反作用力在讓身體找到支撐點。
於事無補的初學爭議點
什麼情況下的人較適合去學魚式?當有一定的游泳基礎下,學習進階魚式課程才會有所幫助,長距離也會游得比較省力且輕鬆。
但如果完全沒有基礎,就直接跳級去學魚式,很容易因為自由式的踢水雛形尚未穩定,導致發力不到位,最後產生划距效率太差的問題。
現在很多初學者一開始就指名要學魚式,但是卻連基本的踢水動作都做不到位,別人划水一次可以游兩公尺,自己卻連一公尺都不到,動作要領的掌握度差異,在這個時候就會立即凸顯出來。
高肘抱水是至尊效率的關鍵
初階練習一定會要求身體水平,畢竟水中阻力越小越好,等到基礎建構沒問題了,接下來就要提升划手動力。
初階自由式以直臂划水為主,整隻手伸直往下壓銜接後划,好處是動作簡單容易學習,但前半段力量對於推進幾乎沒有任何幫助,再加上力臂過長,肌群力量又少又小,如果要游長距離,時間拖久就很容易感到疲勞。
因此進階自由式的「高肘抱水」無論如何都得學會這項技術,從前半段開始就往後做抱水動作即可獲得前進動力。身體順勢向前移動,魚式會把這個狀態叫做「定錨」,此時只需轉肩就能再次提供前進動能。
眾多肌群合作無間
要游魚式要先熟悉有效率的推水動作,當推水功效出來了,就可以加練練核心去參與轉肩幫忙加速。自由式動力可區分三個部分:
- 高肘抱水讓二頭肌收縮產生前進動力。
- 前臂成為抗衡支撐點時,藉由藉由核心扭轉,配合踢水增加前進動力。
- 靠三頭肌進行推水動作。
所以同樣一組划手,包含的肌群卻非常多,像是二頭肌、胸大肌、核心肌群、背肌、三頭肌等,幾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都會參與到發力。
而當越多肌群加入輸出,所分擔消耗的力量就會越少,同時由於力臂較短比較省力的緣故,皆讓此技巧非常適合用於長距離項目當中。
到底該不該練踢水
有些論點認為不需要練踢水,因為踢水是一個很沒有效率的動作。BUT你去看哪個奧運選手不會踢水的?魚式是很頂端的游泳動作,這種技術大部分的奧運或是國手級的選手都做得出來,可是當中絕對不會有人刻意不練踢水。
但現在情況有些本末倒置,很多人不懂踢水的技術就貿然去學魚式,進階的游泳技巧會省略掉很多重要的訓練過程。如果真想要把游泳學好,卻刻意不練這些基礎動作,那奧運國家選手何必苦練這些技術?
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鍛鍊基礎動作,目的無非就是為了快那零點零幾秒。如果都不用練就可以跟他們游得一樣快、一樣遠、一樣輕鬆,這無疑是緣木求魚,好高騖遠的作法。
你該知道的踢水方式
二拍法踢水分為兩種,一種為伸直上下踢水的「剪刀腳式」,另一種只有動膝蓋的「彈腿式」。大部分的選手在划手時都做剪刀腳式的踢水,原因在於唯有透過這種姿勢才有辦法使用核心發力,如果只是單純做彈腿,那就只剩大腿發力,過程中身體核心都不會參與到旋轉,這樣一來推進的輸出功率將大幅減少。
雖然魚式強調的是不踢水,但當學員還沒有很穩定的自由式踢水基礎量,或是動作尚未穩定時,練習長距離游泳只會事倍功半,必須額外花費更多的時間重新校正分解動作。
因此必須透過自、仰、蛙、蝶式循序漸進學習熟捻各項動作的要領,最終魚式自然就會水到渠成。
<XPORTS運動表現訓練中心 訓練活動報名課程>
崇越科技投注千萬打造運動中心軟硬體設備,規劃有游泳池、健身房、有氧教室、運動訓練表現中心等,提供民眾平價優質的運動環境,同時將導入健康飲食與定期諮詢概念,讓運動與健康得以雙管齊下。